河北成人高考网

艺术常识(四)-2019年专升本艺术概论复习考点-河北成考

河北成人高考网www.hbcrgk.cn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02日

艺术常识(四)-2019年专升本艺术概论复习考点-河北成考


    

电影

    电影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踞统治地位。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具有如下特点: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例如希区柯克的惊悚片、香港的警匪片等。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五十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愈来愈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了。

    独立电影又被称为独立制片电影。最初,它只是好莱坞电影的专有名词,是相对主流电影而言的,是那些由创作者自己筹资拍摄的低成本电影。这类电影都以创作者的个人意志为电影的灵魂,创作者在摄制过程中拥有最高的创作操控权利。也正因为此点,独立电影根据创作者的个人水准,拍摄的电影可以是艺术品位非常高的精品,也很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垃圾。

    长镜头是指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一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应用长镜头的范例是“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摄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1941年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在他的经典影片《公民凯恩》中,又成功地运用了长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运动摄影以及多视角的叙事结构。这部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里程碑”。

长镜头最根本的在于镜头内纵深的场面调度产生的纪实性和整个影片节奏的起承转合所体现的现实主义风格。当然,相对而言,讲求景深内的场面调度会使镜头的时间变长、节奏变慢。例如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恋恋风尘》等影片。

    长镜头的作用为:能以一个单独的镜头表现完整的动作和事件,而其含义不依赖它与前后镜头的联结就能独立存在;强调长镜头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间的作用,形成几个平面互相衬映、互相对比的复杂画面空间结构;由于这种多层面和多元性的画面,自然派生出多义性,使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有相当大的选择自由和读解空间。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电影的发明1895

    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次电影公开放映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原始电影

(1)《水浇园丁》卢米埃尔

(2)梅里爱《月球旅行记》(1902)

1900年前后,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英国电影人以他们的创作为早期电影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被称为“布莱顿学派”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的萌芽(1896-1921):

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清光绪二十三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

1905年摄制的《定军山》(戏曲片)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

我国摄制故事片的开端--《难夫难妻》(1913):《难夫难妻》是郑正秋在为亚细亚影戏公司编写剧本后,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这部影片。《难夫难妻》是郑正秋参加电影工作的开始。首次演出的地点是演出文明戏的上海新新舞台。(1913年9月)

梅兰芳(1894-1961),字畹华,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祖父梅巧玲、父亲梅竹芬都是著名的京剧旦角演员。梅兰芳八岁学戏, 十一岁开始登台演出, 十四岁在喜连成科班正式搭班演戏。他在艺术上善与继承,勇于创造,(戏路很宽,二十岁后他除了演青衣外, 又演闺门旦、贴旦、刀马旦,昆曲的造诣很高。他创造了许多古装歌舞剧。《春香闹学》[昆曲]和《天女散花》[古装歌舞剧]是他从1916年经常演出的剧目。吴永刚1934年导演的《神女》一片,被认为是


中国无声电影的代表作。

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小城之春》、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3、“第三代导演”指吴、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更认可“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